为引导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福州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学校于2020年被国家民委增列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作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项传统,每年5月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已成为特色。今年,按照《通知》要求,我校把宣传月活动安排在时间上作了相应调整,提早到3月份进行,重点在“主题思政课”、“结对共建”、“亲历反哺”、“理论调研”、“互联网+”等方面进行筹划部署并逐项落实。
一、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月领导小组。由学校相关部门、工作室及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月领导小组。
二、持续深入抓好学习教育 不断扩大宣传宣讲效果。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并制作宣传展板进行宣传。
少数民族内派老师苏勇向同学们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
三、组织观看“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线上直播。在今年3—4月疫情防控攻坚时期,包括281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福州大学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参与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线直播活动。
“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线直播活动。
四、开展“大手拉小手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共建活动。3月13日,福州大学少数民族工作室负责人组织学校师生一行10人赴长乐华侨中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促进同学们更加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工作室还联合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给长乐华侨中学捐赠了3万码洋图书。
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为长乐华侨中学捐赠图书仪式
五、开展“优秀毕业生反哺母校”活动。积极选派内高班优秀毕业生代表回到中学就读母校作成长历程宣讲。3月中旬,考入福州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的凯依萨尔回到母校--长乐华侨中学,与在校的内高班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在内地求学、入伍、考研及成长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光辉历程。
福州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开依沙尔和华侨中学学生分享经验
六、参加2022年福建省“三月三”文化节活动。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三月三”文化节活动组进校园活动,拍摄《守望之家》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民族一家亲场景,我们学习交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七、“福建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效显著。该研究中心为福州大学与省民宗厅共建的高校智库,截至3月底,我校共有27位教师参与“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题建设、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题研究,获资助项目8项,经费达40万元,已产出研究报告和资政建议各8份。
项目课题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申报时间 |
建设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成才温馨家园——基于对刘敏榕工作室的探索 |
陈永正 |
2018.08.15 |
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刘敏榕 |
2019.03 |
高校特招生五位一体精准帮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周勇 |
2019.05.27 |
创新协同发展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 |
林生 |
2020.10 |
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 |
刘敏榕 |
2021.1 |
福建省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研究 |
刘敏榕 |
2021.9 |
闽籍回族族谱资料数据库建设 |
刘敏榕 |
2021.11.03 |
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 |
刘敏榕 |
2021.12.20 |
八、共克战疫时艰,线上线下增强学业帮扶效果。通过线上一对一帮助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面试礼仪指导,线下帮扶继续开展《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四门课程的帮扶,参与人数多少60余名。
周勇老师给少数民族学生补习“高等数学”课
龚炎芳老师给少数民族学生补习“大学物理”课
八、联合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与教育厅统战处党支部,长乐华侨中学党总支共同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也从中体会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更好的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吴佳丽 叶尔夏提·扎克拜勒 图/吴佳丽 苏勇)
福州大学
2022年4月